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卫星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空天地一体,蓄势待发

2023-08-09 12:37:52来源:中研网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是对传统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之一。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是对传统地面通信的重要补充之一。根据《“新基 建”之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研究白皮书》,卫星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 网,从而辐射全球,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 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新兴网络。卫星互联网具有覆盖面积广、低延时、低 成本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无基站覆盖的海洋、沙漠及山区等偏远地区,可作为传统地面通 信的重要补充,未来有望成为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

2021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5.1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43亿台,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477万台,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达到681万台,各类监控终端销量达到317万台。在交通领域,目前全国超过780万道路营运车辆、4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47000多艘船舶应用北斗系统;长江干线北斗增强系统基准站和水上助导航设施数量超过13106座;近500架通用航空器应用北斗系统。

如果你想了解卫星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卫星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卫星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卫星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资料图)

随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以空间信息为主的产业链逐渐形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倍增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从2003年的4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07亿元,并首次突破5000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

从构成上来看,卫星互联网一般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构成: 空间段:以通信卫星为主体,接收和转发卫星信号,提供用户链路承载功能。本段提供信 息中继服务的卫星星座,包含一或多颗卫星,这些卫星可以工作在 GEO、MEO 或 LEO 轨 道,也可以同时包括 2 种或 2 种以上轨道类型的卫星,卫星之间可以有或没有星间链路; 地面段:一般包括卫星测控中心及相应的卫星测控网络、系统控制中心及各类信关站 (Gateway)等,提供馈电链路,起到连接地面核心网的作用,实现卫星互联网与公共通 信网的业务交互功能。其中卫星测控中心及相应的测控网络负责保持、监视和管理卫星的 轨道位置和姿态、控制卫星的星历表等;系统控制中心负责处理用户登记、身份确认、计 费和其他的网络管理功能等;信关站负责呼叫处理、交换及与地面通信网的接口等; 用户段:包括各类用户终端设备及应用场景的支持设施,如供用户使用的手持机、便携站、 机(船、车)载站等各种陆海空天通信终端。

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卫星应用主要产业领域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及利好政策支持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两家企业的资产总额来看,2019-2023年第一季度华力创通的资产总额略微下降,由2019年的23.1亿下降到2023年第一季度的22.77亿,雷科防务的资产总额呈现波动上升,2019年资产总额为45.84亿,2021年资产总额达到64.39亿,2023年第一季度小幅减少到58.47亿。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研究分析,2022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约3.76亿台/套,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4亿部,车载导航仪市场终端销量超过1200万台,包括物联网、穿戴式、车载、高精度等在内的各类定位终端设备销量超过1亿台/套。

从卫星产业链来看,卫星应用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围绕卫星应用方面来看,根据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行业分析数据显示,当前卫星通信是规模最大的卫星应用领域,在市场产值和卫星数量等方面占比最高。

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正稳步扩大,发展趋势也十分明显,未来可期。中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卫星应用行业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发展和国际合作,推动卫星应用行业走向更高水平。

卫星通信是卫星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主要指通过或借助卫星进行数据通信,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用户、远程操作及相关前沿应用领域。随着卫星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量资本投入,卫星通信产业表现出巨大潜力。

卫星工业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高端制造、航天军工、通信等多个领域,其 发展与全球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发射数量上,全球 LEO 轨道通信卫星数量实现快速增长。自 2001 年至 2021 年,低地球 轨道(LEO)卫星在年度发射航天器数量占比从 57% 迅速攀升至 97%,截至 2021 年 12 月,全球在轨卫星已突破 5000 颗,其中,LEO 轨道卫星占比超过 83%。LEO 在轨卫星中, 通信卫星占比达 66.80%,同时在巨型星座刺激下,相比 2001 -2005 年、2016 -2020 年, LEO 轨道通信卫星数量增长了近 40 倍。

卫星产业是商业航天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可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 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其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产业尚处于萌 芽阶段,整体规模较小,因此人造卫星以及与卫星发射相关的商业运载火箭产业构成了 目前太空经济的主体。

卫星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当前,主要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自身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主要卫星导航系统的现代化升级、星座更新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与此同时,美、欧、俄均加强导航、时频领域前沿颠覆性技术的培育,促进技术发展与能力生成。另一方面,多系统竞合博弈格局已经形成,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全球竞争将更趋激烈。

国际格局方面,目前全球以卫星产业为主体的航天领域基本形成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一超三强”的格局,低轨卫星星座由于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大国竞争和博弈的新领域。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时空道宇目前在轨9颗卫星,计划于2025年完成72颗卫星部署,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通导遥一体星座。

在卫星应用环节,北斗技术与人工智能、室内定位、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融合,将通过终端产品和系统服务的集成化应用,呈现出创新化发展的新形态。

面向未来,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导航战能力的增强是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前者随着以涉及生命安全的全球智能应用为代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显得愈发重要;后者则始终是保障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基石与抓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卫星应用行业在媒体、通信、地理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迅速发展。2019-2021年两家企业的卫星应用业务收入相对稳定,华力创通卫星应用业务收入在2-3亿之间浮动,雷科防务在4-6亿之间浮动,2022年两家企业的卫星应用业务收入分别下降到1.41亿和3.54亿。

目前新兴巨型星座大多具有星上处理能力,可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析、存储和转发,而 不局限于透明转发的工作模式。卫星间可建立微波或激光链路,并且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连 接,实现数据包在卫星间的转发

可以预见,伴随着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等进一步完善,卫星应用的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其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卫星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卫星行业未来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卫星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未来,欲了解更多关于卫星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卫星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