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能预订家乡美味,按两称重算钱灵活,“父母食堂”那叫一地道

2023-04-24 16:47:54来源:北京日报

最近,不少西城区的老人发现家门口的“父母食堂”有了新变化:买菜按两算钱、菜品可以定制、结账也更方便了

最近,不少西城区的老人发现家门口的“父母食堂”有了新变化:买菜按两算钱、菜品可以定制、结账也更方便了。


(相关资料图)

更自主

按两算钱

一顿能多吃几个菜

雅致的餐桌、柔和的灯光……月初,西城月坛街道长安商场地下一层新开了一家“父母食堂”。这环境一度让张大爷误以为走错了地方,“环境可真不错。”让张大爷惊喜的还在后面。

菜品、主食、副食超过15种,张大爷排队等待付款,他向服务员打听:“这儿怎么算钱啊?”

现场负责人刘喆的一番话打消了老人的疑虑:“大爷,咱们是按两收费。年轻人3块2毛9一两,6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卡或身份证2块9毛8一两,菜品种类不限。”

一听这话,张大爷连连称赞:“岁数大了,饭量小,可是又想吃得丰富点,这办法太好了。”

红烧肉、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清炒笋……荤素搭配,张大爷挑了好几种菜。看着餐盘里“五颜六色”的菜,张大爷边排队边琢磨,他想看看这样一顿饭多少钱。不一会儿,轮到张大爷了。只见电子秤上显示出数字,总重五两多,算下来还不到20元。“真好,以后我就是这儿的常客了,还得拉着左邻右舍的老哥们一起来。”张大爷说。

钱没多花,品种不少,来就餐的老人们都很满意。从这个月初开始按两结算至今,前来吃饭的老人不少。每天中午,店里27张餐桌前都坐满了人。老人们都说这样的结算方式更适合老年人。

“每天中午来就餐和取餐带走的老人稳定在150人次至200人次,我们策划着进一步扩大可选菜品的种类,让老人的选择更多一些。”刘喆说。

试点取得初步成功。据了解,西城会逐步在各个“父母食堂”推出按两结算的老年自助餐,进一步细化老年餐服务,“父母食堂”吃什么让老人说了算。

月坛街道“父母食堂”按两结算,老人连连称赞。

更可口

邵奶奶吃上了家乡菜

定制菜这个新点子则让更多老人吃到了家乡味道。

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延寿社区的银鹤苑养老驿站“父母食堂”里,老人们都说吃美了。

“没想到还能在这儿吃着家乡的米粉,真是想到我们心坎里了。”说这话的邵奶奶今年80多岁了,是一位独居老人,老家在湖南。老人吃饭简单,以往每次来银鹤苑都是老几样。驿站站长邓育每次见到邵奶奶都会打趣:“西红柿鸡蛋汤,米饭软一点,龙利鱼?您不用报了……”

一碗家乡米粉,让大爷大妈暖胃更暖心。

上个月,有一次打完饭,邵奶奶和邓育闲聊,两个人都来自湖南,就聊起了家乡的米粉。邵奶奶说已经好多年没尝到那又辣又香的滋味了。

“您别着急,现在咱们有定制菜了,这个愿望一定满足。”当天,邓育就通过驿站供货厂家和网络渠道寻找地道的湖南米粉。只过了一天,货源就有了眉目。在沟通过程中,邓育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证书、资质,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虽然是小小的一碗米粉,也得让老人吃得安心,作为经办人必须严把质量关。”她说。

三天后,米粉到货,邓育一大早就拨通了邵奶奶的电话告诉她好消息。中午饭点还没到,邵奶奶早早地等在桌前。当她终于吃到心心念念的米粉时,笑得像个孩子。

“没想到”是很多尝过定制菜的老人们的共同心声。无论是湖南米粉还是云南风味的腊肉炒蕨菜,老人们提出需求后一周左右就能实现愿望。在推广定制菜的过程中,养老驿站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共收集老人口味调查问卷240余份,还通过微信群统计出了老人们单点率比较高的饭菜有哪些,如肉饼、包子、清炒油菜、排骨冬瓜汤等。

“现在定制菜开始分级,像湖南米粉每周可以接单十份左右。排骨冬瓜这种有固定人群需求的菜,每周可以接三十多份。”邓育说。除了满足驿站覆盖的200多位老人的个人口味,银鹤苑还为失能、半失能,尤其是丧失部分吞咽功能的老人送上定制“暖心粥”。“汤粥每天不重样,有几位老人比较特殊,我们会专门给他们熬大米粥或小米粥。”邓育表示,每一单定制菜都做到步步有记录,单单有人管。

得知银鹤苑的老人们吃上了可口的定制菜,大栅栏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的养老负责人找了过来,打算让邓育到辖区其他助餐点“传经送宝”。未来,这样的定制菜有望出现在西城十五个街道大大小小的“父母食堂”餐桌上。

更省事

有了专属刷卡机不必每餐一结

多家“父母食堂”在运行中发现,老人们普遍存在结账难的问题。“每次结账都要刷养老助残卡,否则就享受不了补贴,这对于我们来说很不方便。”一位老人说。

老人可以一周结一次饭钱。

原来,根据《北京市西城区养老助餐服务实施细则(试行)》,养老助餐补贴主要针对辖区内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即具有北京市户籍且居住在西城区的城乡特困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其他家庭的失能、失智、重度残疾老年人。目前,在西城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有2.7万人。

结账不方便的问题已经在改变。从上个月开始,西城区陆续在各街道条件成熟的“父母食堂”配备专属刷卡机,老人们只需录入一次信息,就可以通过刷脸、刷身份证、刷养老助餐卡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完成确认,进而享受用餐补贴。

“未来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分辨率,完全实现刷脸确认,省去老人带证带卡,刷证刷卡的麻烦。”相关负责人说。这种专属机具还改变了老人必须当即买单的结算方式,由一餐一结变为可以“赊账”。每周一,家住月坛街道的李大爷都会准时找驿站站长冯杏结上周的饭钱。确认身份后,刷卡机页面上清楚地显示李大爷每一餐的金额以及待结账的餐数。拿出手机,扫码支付,不到五分钟,“欠账”就两清了。新机具配备后,不少老人都告别了餐餐结账方式,转而选择定期买单。

“每一单都记录得很清楚,不会出错,这种结算方式让老人也可以少操心一点,自然更舒心些。”冯杏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食堂”有了专属刷卡机,进一步避免了收钱、找钱、刷卡带来的不便。

去年9月,西城区将58家养老驿站和部分社会助餐点整合升级为“父母食堂”。老人可以来食堂就餐,也可以线上点餐。半年多过去了,西城“父母食堂”又开启“2.0时代”。北京已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203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接近700万人。面对快步而来的“银发浪潮”,这些“父母食堂”不断优化功能和机制,每一次创新都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舌尖上”的关爱。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张骜 方非

流程编辑:U016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