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误入藕花深处什么意思_误入藕花深处_世界时快讯

2023-04-23 06:01:38来源:互联网

1、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如梦令李清照【年代】:宋【内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

1、知不觉误入荷花深处,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如梦令 李清照 【年代】:宋 【内容】: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


【资料图】

4、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5、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6、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7、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8、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

9、“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10、“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11、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12、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13、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

14、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15、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16、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17、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18、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19、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0、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2、”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

23、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

24、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

25、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26、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27、”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28、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9、”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

30、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

31、“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32、“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33、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34、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

35、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

36、“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37、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

38、“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

39、“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40、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4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2、”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

43、“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44、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

45、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

46、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

47、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48、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

49、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50、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

51、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52、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53、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

54、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

55、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

56、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57、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

58、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

59、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60、 总体而言,这首小令以短短二十三字,却已曲折婉转的笔法勾勒了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如话,而意境含蓄丰富,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驾驭语言、剪裁篇幅、开创意境的高超艺术技巧”。

61、《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

62、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

63、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64、”笔者以为评述恰当。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