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警惕美欧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

2023-03-24 06:11:30来源:泽平宏观

警惕美欧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加息,央行,信贷,美联储,高通胀,经济衰退,银行业危机

文:任泽平团队


【资料图】

2023年3月23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25个bp,将联邦利率区间抬升至4.75%-5%区间,符合预期。 下调2023年的经济预期至0.4%,前值0.5%; 下调失业预期至4.5%,前值4.6%; 上调通胀和核心通胀预期至3.3%和3.6%,前值分别为3.1%和3.5%。

我们判断,美联储面临控通胀、稳经济、应对银行业危机的不可能三角,美联储加息已是强弩之末,这次加息可能都是错的,我们之前强调过,美联储面对的是整个银行业危机和流动性危机,美联储自导自演了整个危机,2020-2021年的直升机撒钱超发货币,2022年3月以来的激进加息,是银行业危机的根源。今天美联储的讲话只剩下嘴硬,危机远未化解,如果应对失败,将升级至美欧银行业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全球。今年,中国经济将重新引领全球,但也面临外部的不确定性,因此应全力拼经济,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发展好自己是应对一切风险的根基。

1 美联储加息或接近尾声,受制于抗通胀和防风险

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释放四点重要信号:

第一,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在会议纪要中,委员会表示一些“额外的收紧”政策可能是合适的,较此前“将持续加息”的表述偏鸽。点阵图显示,2023年的利率中位数为5.1%,较上次公布未发生变化,反映仅剩一次加息预期。

第二,近期银行业连续暴雷将导致金融条件紧缩。会议纪要中提到,近期发生的事件会对家庭和企业的贷款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拖累经济、就业和通胀。在发布会上鲍威尔提到,当银行业出现问题时,银行会自发收紧其风险敞口,从而导致金融条件收紧。此外,鲍威尔也表示目前美联储正在重新评估金融条件,银行业发生的事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加息。

第三,通胀仍是主要目标,全年维持高利率。在发布会上鲍威尔重申了目前高通胀的背景以及2%通胀的目标,强调了坚定抗通胀的决心。同时也提到了非住宅核心通胀尚未看到下降迹象,就业市场仍然偏紧,想要看到下行必须通过压制需求来实现。此外鲍威尔也提到,所有的与会者都认为未来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正在寻找软着陆的路径。

第四,打压降息预期。当被问及市场是否错误定价降息时,鲍威尔表示降息不在今年的基准预期情形中。2023年3月22日,纳斯达克下跌1.6%,道格琼斯指数下跌1.63%,标普500下跌1.65%。2023年3月23日0时,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5.6%,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1.5%

目前海外银行风险演化是短期关键变量。我们认为,海外银行风险不容忽视,如果持续发酵,将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深度衰退。美联储面临的是整个银行业危机,或通过信贷收紧传导到实体需求。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是非线性的。叠加通胀仍然处于高位,美联储受制于抗通胀和防风险,若实体需求非线性下滑,面对的将是经济深度衰退。

2 美国经济表面稳定,暗藏衰退风险

美国的通胀压力依然显著。美国2月CPI同比6.0%,前值6.4%;环比0.4%,前值0.5%,均符合市场预期。核心CPI同比5.5%与前值持平,符合市场预期;环比0.5%,前值0.4%,小幅超过市场预期(0.4%)。

2月通胀数据呈现以下特点:1)核心通胀的主要驱动力依然是核心服务,环比0.6%;核心商品通胀已连续2个月摆脱通缩(1月、2月环比均为0.1%)。从核心CPI的3个月平均年化水平看,核心通胀有止跌回升迹象。2)CPI住房分项价格依然持续高增。环比0.7%,与前值持平,同比8.2%,继续刷新自1991年有该分项以来最高纪录,住房分项拐点还需等待。3)二手车价格加速下行,环比-2.8%,前值-1.9%,但与批发价格开始背离。考虑到从批发价格到零售价格传导存在时滞,未来二手车价格存在上行空间。

美国消费和投资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未来还需警惕银行业风险传导,即通过信贷渠道对经济基本面的负向“非线性”冲击。1)零售销售逐渐放缓,2月零售销售总额环比下降0.4%,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环比下降0.5%。2)美国房地产市场自2022年初开始持续下行,近期有所反弹,2月成屋销售折年458万户,环比增长14.5%;成屋销售房价中位数环比也录得11个月以来的首次回升。3)美国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私人住宅建筑许可和新开工私人住宅明显反弹,环比分别增长13.8%和9.8%。4)美国工业生产企稳,工业生产指数环比保持不变,制造业和消费品等行业生产有所回升。

美国2月非农新增就业总量依然十分强劲,结构分化,就业市场需求的广度正在缩窄。2月非农新增就业31.1万人,较1月少增19.3万人,但仍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22.5万人。失业率为3.6%,较上月3.4%上升0.2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为62.5%,较上月62.4%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均符合预期。结构上,服务业显著好于制造业。13个私人非农大类行业中,有5个行业出现新增就业负增长,1月有4个行业就业收缩,2022年12月仅有2个行业就业收缩。

非农平均时薪环比增速放缓、同比上升。2月美国非农薪资环比0.24%,前值0.27%;同比4.62%,前值为4.36%,均符合市场预期。薪资增速环比放缓与美国就业“广度”的缩窄相呼应,同时伴着着失业率的提升,美国就业相关多个指标均指向劳动力市场过热或将终结。

3 美联储救助措施仅为“权宜之计”,危机远未化解

近期,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欧洲的瑞信银行接连发生暴雷事件。并非个例,美联储面临的是整个银行业危机。本质是美国加息导致的银行经营环境恶化和资产负债表危机,背后是美国长期货币纪律缺失和金融监管失位。

在硅谷银行危机发生后,美联储推出BTFP工具提供流动性,仅一周时间其资产负债表就再度扩张超3000亿美元。美联储紧急扩表仅为“权宜之计”,并未解决此次危机的3个根本性问题:1)史诗级加息下,金融机构持有债券以市价算录的巨亏;2)银行存款端利息远低于货币市场,造成全银行业存款外流;3)在危机尚未解决下,储蓄依然有大量从中小银行恐慌性取储的需求。同时再次扩张的资产负债表无益于美联储压制高通胀。

微观视角看,1)历史级别的资金需求反映多数存款机构面临流动性冲击。过去一年,美联储通过缩表使其总资产规模减少仅约6200亿美元,近一周扩表接近一半的量。我们对于其扩表进行拆分发现,约1500亿来自于贴现窗口,1400亿来自其他信贷延展项目,BTFP的用量仅120亿美元。

2)贴现窗口的初级信贷的单周使用量已经大幅高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单周峰值,并接近2008年的用量水平,这显示出美国银行业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

3)由于BTFP只接受安全资产抵押,BTFP用量低反映了一些遭遇流动性冲击的中小银行安全资产较少,本身的抗风险能力较差。

宏观视角看,这不是一次孤立的风险事件,反而很有可能演化成一次系统性的西方银行业危机。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发行者,美联储长期货币纪律缺失。过去几年直升机撒钱超发货币,随后又激进加息,大开大合造成经济放缓、利率倒挂。对于银行业来说,在前几年大放水的低息环境下,巨量储蓄涌入,大量西方银行过度期限错配以获得高额利润。随着美联储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收紧银根,银行资产端录得巨亏、负债端持续面临储蓄流出,整个行业都面临流动性紧张的情况。当前美联储的救助措施仅为权宜之计,无法解决银行业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当下危机已经波及到了世界系统性重要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其余欧洲银行尚未“安全着陆”。若应对不当,危机或快速传导到多个流动性依然面临挑战的金融机构,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和世界多国的短期债务危机。

4 如果持续发酵,海外将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深度衰退,我们最好的应对是全力拼经济

海外银行危机最直接带来金融条件收紧的压力,进而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需求,叠加高通胀,短期经济深度衰退。长期向“高利率、高通胀、低杠杆”时代转变,金融行业、货币纪律和金融监管面临更大的考验。

当前,西方中小银行的存款持续流向大银行,倒逼中小银行收紧信贷额度,应对资产负债表收缩。尽管有众多央行工具提供流动性,但资金的成本较高,短期银行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带来信用条件收紧和融资成本上升。

如果银行业风险不妥善处置,未来实体经济融资利率将持续提升,一方面会抑制美国居民贷款从而压制需求;另一方面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压制企业扩张意愿。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金融危机往往是非线性传导,当多个金融机构同时遇到危机时,市场将会陷入更大的恐慌和流动性死亡螺旋。如果持续发酵,美国或将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深度衰退,这对全球经济、外贸都将产生外溢影响。

当前中国正处于复苏的通道,打铁还得自身硬,中国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全力拼经济。发展是防风险最好的根基。如果能够启动以新基建新能源领先的扩大内需经济复苏计划,有望化危为机,就像2009年一样,如果应对有力,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高利率,高通胀,低杠杆”或成为未来常态。高通胀环境下,央行在抗通胀和防风险间面临更艰难的动态抉择。我们认为美欧通胀依然处于高位,在风险事件并未大幅显性外溢时,美欧央行还是以抗通胀为主。金融业在低息环境下过度加杠杆的业态面临转变,或将带来脉冲式的恐慌情绪与波动率上升;如银行头寸调整,需要投资高利率高风险资产获得息差,将蕴藏更多金融风险。

此外,西方央行面临如何平衡收紧银行业监管和处置风险事件的两难境地。若过度收紧监管可能会成为压死中小银行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骨牌效应,若过度专注风险事件处置或加速中小银行风险堆积,为更大的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2018年美联储放松的监管要求应该被回溯,同时这些100亿-2500亿的“中小银行”不应被豁免介入流动性压力测试,反而应当针对它们设置更严格更全面的参数。此次硅谷银行事件中,FDIC的救助措施打破规则,覆盖了所有25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引发了银行管理的道德风险。未来应当督促中小银行自发性加强自身内部风控,避免此类“刚兑”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4

最新资讯